请启用Javascript以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
品创集团
0755-3394 2933
在线咨询
演示申请
煤矿智能化建设标准全面解析
煤矿智能化建设标准全面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各项标准,包括智能化采煤、辅助生产系统、职业健康与安全系统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为煤矿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全面指导。

煤矿智能化建设标准全面解析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煤矿行业正逐步向智能化转型。煤矿智能化建设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升煤矿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生产、促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全面解析煤矿智能化建设标准,为煤矿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指导。

二、煤矿智能化建设标准概述

煤矿智能化建设标准是指针对煤矿智能化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系统架构、设备选型、数据管理等方面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这些标准旨在确保煤矿智能化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炭学会于2021年发布了《煤矿智能化建设标准》(T/NMXH 001—2021),该标准涵盖了智能化采煤与掘进工作面建设、辅助生产系统、职业健康与安全系统以及平台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此外,国家能源局也于2024年印发了《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为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全面指导。

三、智能化采煤与掘进工作面建设标准

智能化采煤与掘进工作面建设是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该部分标准主要涵盖了采煤机、液压支架配电液控制系统、集控系统、供电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通讯系统、输运系统、管网(供/排水、压风等)系统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 采煤机智能化:要求采煤机具备远程操控、智能导航、自动截割等功能,实现采煤过程的智能化控制。
  2. 液压支架配电液控制系统:要求系统具备智能监测、自动调节、故障诊断等功能,确保液压支架的稳定运行。
  3. 集控系统:要求实现采煤与掘进工作面的集中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4. 供电系统:要求具备智能监测、故障预警、远程操控等功能,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
  5. 安全监控系统:要求实现对工作面安全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确保安全生产。

四、辅助生产系统智能化建设标准

辅助生产系统智能化建设是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部分标准主要涵盖了主煤流运输系统、辅助运输系统、供/排水系统、压风系统、制氮系统、灌浆系统、瓦斯抽采系统、供暖系统、防尘系统等方面的自动化、连续化、可视化、智能化建设要求。

  1. 主煤流运输系统:要求实现远程操控、智能调度、故障预警等功能,提高运输效率。
  2. 辅助运输系统:要求实现连续化、自动化运输,减少人工干预。
  3. 供/排水系统:要求实现智能监测、自动调节、远程操控等功能,确保供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4. 压风系统、制氮系统、灌浆系统等:要求具备智能监测和自动调节功能,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

五、职业健康与安全系统智能化建设标准

职业健康与安全系统智能化建设是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该部分标准主要涵盖了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管理系统、胶轮车定位监控系统、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工业视频监控系统等)的智能化建设要求。

  1. 人员定位管理系统:要求实现井下人员的实时定位和跟踪,确保人员安全。
  2. 胶轮车定位监控系统:要求实现胶轮车的实时定位和监控,确保运输安全。
  3. 火灾束管监测系统:要求实现对火灾隐患的实时监测和预警,确保消防安全。
  4. 工业视频监控系统:要求实现对工作现场的实时监控和录像,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六、平台及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标准

平台及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是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基础支撑。该部分标准主要涵盖了矿井监控及自动化平台、矿井信息管理平台、标准数据中心数据库、调度监控中心、生产与经营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建设技术要求。

  1. 矿井监控及自动化平台:要求实现矿井各系统的集中监控和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2. 矿井信息管理平台:要求实现矿井信息的集成管理和共享,为决策提供支持。
  3. 标准数据中心数据库:要求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分类存储、关联分析、深度挖掘与利用。
  4. 调度监控中心:要求实现生产调度的智能化和可视化,提高调度效率。
  5. 生产与经营管理系统:要求实现产、供、销全流程的智能决策与精益管理,提高经营效益。

七、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解读

国家能源局印发的《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为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全面指导。该指南要求构建适应行业发展趋势、满足技术迭代要求、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加快推动重点标准研制,持续强化标准实施应用,全面提升智能化煤矿建设水平。

  1.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煤炭行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制定完善相关标准规范。
  2. 建设目标:到2025年,推动100项以上煤矿智能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到2030年,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基本完善,在智能化煤矿设计、建井、生产、管理、运维、评价等环节形成较为完善的系列标准。
  3. 标准体系框架:综合考虑智能化煤矿建设周期和系统层级,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基础通用、信息基础、平台与软件、生产系统与技术装备、运维保障与管理5个标准子体系。

八、煤矿智能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尽管煤矿智能化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技术迭代速度快、标准制定滞后、人才短缺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煤矿智能化水平。
  2. 完善标准体系:加快标准制修订工作,构建适应行业发展趋势的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
  3. 培养专业人才: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煤矿智能化建设的人才支撑能力。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合作,推动国产煤矿智能化先进技术装备“走出去”。

九、结论

煤矿智能化建设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升煤矿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生产、促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标准的不断完善,煤矿智能化建设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同时,也需要加强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工作,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